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學丁
Introductory Sociology (d) 
開課學期
103-2 
授課對象
醫學系  
授課教師
黃于玲 
課號
Soc1010 
課程識別碼
305 101D0 
班次
02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共201 
備註
醫學系學生僅限選1,2班,其餘不予承認。兼通識A5*。
限學號單號
總人數上限:11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2Soc1010_0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社會學是一門系統性地認識個人處境與社會互動、社會組織、社會制度、社會變遷之間密切關係的知識。透過觀察與分析思考個人與社會的相互影響、社會制度的變與不變、社會不平等的起因與後果,我們將培養一種心智能力,檢視從個人的故事遭遇,例如家庭生活、性/別認同、親密關係、經濟行為,看見社會歷史變遷留下的軌跡。同樣的,社會學對於社會各種制度的觀察與分析,也讓我們看到個人、群體、國家與事件的介入與影響,例如社會運動、政策制定。
  
  這一門課程期待能夠從各種日常生活可見的現象中,來介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關懷。透過理解社會制度與個人生活的密切相關、對社會議題的分析能力,修課同學將能從更個人生活的社會建構這樣的角度思考自己從何而來、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社會群體的分類機制等等切身議題。
   

課程目標
  社會學丁是一門社會學入門課程。這門課的進行包括授課(每週)與分組討論(共10次,每次1個小時)。授課老師將以講課方式,輔以紀錄片與課堂活動,說明該週主題的相關社會學概念、現象與案例。分組討論由我和助教準備一系列活動,希望藉由小組討論與作業活動,讓同學活用社會學知識。
  
  在課程教材方面,這門課將使用《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允諾》(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actice,Allan Johnson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一書以及其他選讀文章,來介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生動的例子。《見樹又見林》一書,請同學設法自行取得。每週閱讀已編輯成讀本,請至帝宇影印店(辛亥路2段155號,27368495)購買 。
   
課程要求
(一)討論課的表現與出席30%:本學期的討論課,助教團隊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討論活動,讓同學馬上得以學以致用,請勿無故缺席。缺席三次(含請假)討論課,討論課部分的成績以零分計算。公假與事假需事先向負責助教請假,病假可以事後向負責助教請假。
  
(二)期中社普共讀報告15%
  
(三)個人作業30%:本學期有兩份個人作業,每份15%。作業內容如有抄襲以零分計算。遲交一天扣分數10%,兩天20%,以此類推。每份作業的字數請控制在1500-2000字內,評分時將以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對運用上課所學習到的社會學知識作為依據。
  
(四)期末考25%:考題將著重活用講課與討論課內容。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週五3:00pm-5:00pm,社會系館321C (請事先約定)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王宏仁等編,2008,《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黃金麟等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D. M. Newman,2010,《常民風格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Tony Bilton等,2006,《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其餘各週之參考書目,請見各週「延伸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7  228和平紀念日補假 
第2週
3/06  課程介紹 
第3週
3/13  第一部分: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個人與社會
  
社會學的想像
*《見樹又見林》,第一章「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王振寰,2009,「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3-25。台北:巨流 。
*林國明,「社會學是最好的公民教育」,台大社會系小畢典致辭。
http://old.ohmygod.org.tw/teachersay/teachersay198.htm
#社會現場:觀看紀錄片「請問貴姓」(馬躍•比吼,2001,25分鐘)
[討論課活動1]公布分組名單;「文化與我的名字」活動;發期中共讀書單
 
第4週
3/20  文化
*《見樹又見林》,第二章「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種種」
*李廣均,2007,「志明與春嬌:為何兩『性』的名字總是有『別』?」,《台灣社會學》12: 1-67。
#社會現場:決定期中共讀讀本
[討論課活動2]發放「作業一:基層工作者調查」相關資料
 
個人作業一:基層工作者調查
這份作業要求同學關注日常生活中各式基層服務工作者或體力勞動者,了解他們面臨的勞動條件與生活面貌。透過兩人一組,從事先選定訪談對象、擬定問題到如何以誠懇的態度訪談,讓自己走出舒適圈,瞭解其他人的工作與生活。訪談後,個人分析訪談內容撰寫作業,字數請控制在1500-2000字內,評分時將以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對社會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作為依據。4月8日(三)下午五點前將作業上傳到ceiba網站,並在上討論課時繳交紙本。
  
第5週
3/27  偏差與污名
*古川誠,2008,第八章「社會的病理」,《基礎社會學》,頁143-160。台北:群學。
*Goffman, Erving(高夫曼)。2010,第一章「污名與社會身份」,《污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曾凡慈譯),頁1-49。台北:群學。
#社會現場:觀看紀錄片「炸神明」(賀照緹,2006,49分鐘)
[討論課活動3]討論紀錄片「炸神明」
 
第6週
4/03  兒童節補假 
第7週
4/10  第二部分:社會結構與不平等
  
階級與生活機會
*《見樹又見林》第三章「社會生活的結構」。
*Ehrenreich, Barbara. 2010.「在佛羅里達州當服務員」,《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頁17-65。台北:左岸。
#社會現場:觀看短片「窮富翁大作戰II:田北辰」(22分鐘)
[討論課活動4] 繳交並討論「個人作業一:基層工作者調查」
 
第8週
4/17  解釋不平等
*蘇國賢,2009,「階級與階層」,《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頁103-128。台北:巨流。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 《經濟論文叢刊》30(1): 113-147。
[討論課活動5] 準備期中共讀
 
第9週
4/24  期中考週溫書假&準備個人作業二
  
個人作業二:家族階級流動調查
請對家族中的一男一女進行訪談,寫下他們社會流動的家族史(從祖父母代開始)。請以社會學對於階層與社會流動的研究觀點分析他們處於目前階級的主要因素。字數請控制在1500-2000字內,評分時將以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對社會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作為依據。4月29日(三)下午五點前將作業上傳到ceiba網站,並在上課時繳交紙本。
 
第10週
5/01  性別
*陳美華,2009,「性別」,《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四版,王振寰、瞿海源編,頁129-158。台北:巨流。
*張娟芬,2011,「訂做一個衣櫃」, 《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頁16-62。台北:時報。
[討論課活動6] 繳交並討論「個人作業二:家族階級流動調查」
 
第11週
5/08  期中共讀報告
[含討論課活動7,在共201]
 
第12週
5/15  第三部分:社會體制及其改造

家庭與親密關係
*林津如,2010,「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家庭與親密關係之變遷」,《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考察》,黃金麟等編,頁283-312。台北:群學。
*Beck, Ulruch and Elisabeth Beck-Gernsheim,2014,「從愛情到姦情:個體化社會中的關係變遷」,《愛情的正常性混亂》,頁77-138。台北:立緒。
#社會現場:觀賞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周華山,2001,58分鐘)
[討論課活動8]討論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第13週
5/22  勞動(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
*張晉芬,2011,「工廠不是客廳:勞動安全與職業災害」,《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頁191-216。
*待定
 
第14週
5/29  政治生活與社會
*吳介民、李丁讚,2008,「生活在台灣:選舉民主及其不足」。《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王宏仁等編,頁37-69。台北:群學。
*熊瑞梅,2014,「社會資本與信任:東亞社會資本調查的反思」。《台灣社會學刊》54:1-30。
[討論課活動9]作業二討論
 
第15週
6/05  科技、風險與社會
*吳嘉苓,2009,「科技、風險與社會」,《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四版,王振寰、瞿海源編,頁523-550。台北:巨流。
*林宜平,2011,「死了幾位電子廠女工之後:有機溶劑的健康風險爭議」,《科技、醫療與社會》12:61-112。
#社會現場:觀賞紀錄片「核你到永遠」(Michael Madsen, 2010,75分鐘)
 
第16週
6/12  社會運動與真實烏托邦
*見樹又見林,第六章「實踐社會學、思索未來」。
*何明修,2014,「社會運動」,《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四版,王振寰、瞿海源編,頁369-397。台北:巨流。
#社會現場:公民運動之神秘嘉賓
 
第17週
6/19  端午節補假 
第18週
6/26  期末考